当前位置:    
 
 
白蚁的“尅星” ——记当阳市老科协会员郑启洋
时间:2023-09-08 来源: 作者:Admin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在美丽的当阳临沮公园沿河岸边,有一家并不起眼的公司叫“武汉起洋白蚁防治科技有限公司”,走进公司所在的二楼,只见公司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获奖匾牌和专利证书,储物间堆满了白蚁防治的药品、器械,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郑启洋老师。熟悉郑老师的人都知道,他原来是市委党校的一名高级讲师,什么时候办起了白蚁防治公司?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从小学艺  历经苦难


    郑启洋祖籍当阳半月镇先锋村,1953年9月出生,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老大,那时家大口阔,生活十分艰难。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正是他长身体的时候,常常吃不饱饭忍饥挨饿,因此发育跟不上,个头也不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郑启洋是家里老大,从小就十分懂事,他想学门手艺替家里挣点收入,帮助父母减轻一点生活压力。学什么手艺好呢?他思来想去,决定跟父亲学防治白蚁技术,因为他父亲在半月方圆几十里是看白蚁的“土专家”。

    可是,当郑启洋把学艺的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阴沉着脸说:“你现在的任务是要读书学习,不要学什么看“白蚂蚁”,这门艺不是这么容易学的,很苦很累。”他听后坚定地说:“只要您教我,再苦再累我也不怕。学业我也不耽误,利用星期天、寒暑假放学时间学”。就这样,郑启洋一边上学读书,一边跟父亲学艺,不仅半月的山山水水跑遍了,而且邻县的枝江、远安、南漳等地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有一年冬天,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郑启洋上初中放寒假,跟随父亲到远安县一处山村查看白蚁,当看到被白蚁吃蛀的松树时,沿着白蚁的行动路线查找巢穴,这一找就是半天。由于在野外呆的时间太长、天气太冷,郑启洋的两条裤脚边挂满了叮当作响的冰疙瘩,到远安县城吃饭时,冻僵的双手连筷子都拿不住,筷子掉地上两三次。

    1971年,郑启洋读高中一的寒假中,与大师兄二人从半月到枝江帮人查治白蚁,挣得劳务费108元。校方认为他挣钱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应该割掉    “资本主义的尾巴”,被学校当做反面典型,以“108元血的教训”为专栏标题,以53名学生的批判文章为内容,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与行为。而另一个高中班的某同学因卖鸡蛋发现顾客多给了0.36元,主动退还了顾客,校方以“三角零六分雷锋的榜样”为标题,以全班学生的“学习心得”为内容进行大力表彰,一反一正,大有批倒批臭之势。看到这个情形,郑启洋急得离校出走85公里至远安洋坪,三天后待心情平复后才归来。当半月高中校长向公社路线教育工作组的领导汇报说:抓了郑启洋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尾巴”。工作组领导还算开明,对高中校长说:“不要上纲上线,一个高中生能够用自己的专长为他人除害,同时挣点学费,不容易,这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的尾巴”,这事方才算平息。

            

            走出去  闯出一片新天地


    1972年郑启洋高中毕业后,在本地先锋小学当民办教师。因表现优秀,1976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三年,毕业后分配在庙前高中教书。1981年被组织上调入县委党校担任政治教员。

    八十、九十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每一个角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着人们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地解放。

观念一变,天地宽广;思想解放,黄金万两。这是那时的时髦口号。

    郑启洋老师再也坐不住了,他身怀防治白蚁的绝技,为不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价值而苦恼。到底是在党校教书一直到退休,还是“下海”创业搏一把?那段时间他思想斗争异常激烈,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白天上班无精打采,好像病了一样。

    经过无数次的思想斗争,郑启洋老师终于下定决心,2006年办理停薪留职手续,正式成立“当阳市正阳白蚁防治研究所”,专心研究白蚁科学防治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08年又果断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一门心思防治白蚁。

    2006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市玉泉寺大雄宝殿落架大修刚完成不久,大殿全部采用进口的金丝楠木,寺方发现有白蚁危害。大雄宝殿是玉泉寺的镇寺之宝,如果任白蚁危害,后果不堪设想。玉泉寺原方丈净慧大师听说本地有治白蚁的能人专家郑启洋,当即决定请他来查看施治,并与他的正阳白蚁防治研究所签订30年的防治合同,他主要采取诱杀控制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有17年,大雄宝殿无一梁一柱遭受白蚁侵害。因防治效果好,净慧大师在他兼任方丈的黄梅四祖寺,也签订了15年的白蚁防治合同。

    2013年4月,郑启洋和他的团队不满足于当阳这片小天地,大胆地走出去,在武汉市注册资本200万元,成立了“武汉起洋白蚁防治科技有限公司”,承接国内外白蚁防治业务。如“红河春天白蚁防治工程(云南)”三亚亚龙湾“龙溪29”、“西山渡一期”与“西山渡二期”别墅区、“海南万宁中澳戴斯大酒店”、“中粮集团红糖湾白蚁防治工程”“武汉海关大厦白蚁防治工程”、“武汉机场路白蚁防治工程”“新世纪园林白蚁防治工程”(香港)、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白蚁防治工程”、“凌云集团白蚁防治工程”、“海南三亚凤凰水城”等,海南三亚凤凰水城位于三亚湾景观腹地,是集休闲度假、投资、养生、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高档社区,总占地面积3216亩,建筑面积130万m2,项目投资200亿,开发周期10年。2015年,郑启洋团体对已建成的A/B别墅区白蚁危害严重的别墅进行了重点防治,三年内经甲乙双方反复检查,灭杀与控制率均达到100%。

    多年来,郑启洋率领他的团队走南闯北,先后到全国19个省市实施白蚁防治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涉及园林、堤坝、文物、寺庙、古镇、酒店、高档别墅区、高尔夫球场等,防治效果极佳,每年为国家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


            他,三次上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郑启洋从他父亲那里学会的是传统防治白蚁技术,他深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技术必须创新,只有大胆创新,白蚁防治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迸发旺盛的生命力。

    他根据白蚁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轨迹,反复实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成功研制出“白蚁远程智能监测诱杀控制器”和“白蚁红外智能监测诱杀控制器”,“白蚁远程智能诊鉴防治系统”填补了我国白蚁防治技术的空白,成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他是我国用监测诱杀白蚁装置,消灭控制白蚁的第一人,2012年这种装置被国家住建部纳入《白蚁预防规程》在全国广泛推行。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郑启洋已申请国家专利产品达26种之多。2021年,武汉市授予武汉起洋白蚁防治科技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并颁发了40万元奖金。

    由于他在白蚁防治领域的突出贡献,1999年8月,人事部授予郑启洋“农村白蚁防治专家”荣誉称号,被业界誉为“科学防治白蚁第一人”。

    2009年11月27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栏目组慕名而来专访郑启洋,分别以《蚁战》(播时22分钟)、2012年3月14日《蚁战再起》(播时55分钟)、2011年8月11日《诱杀大王》三组节目详细介绍他的白蚁防治专利技术,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我爱发明》专栏和中央电视台四频道、七频道等不同频道和时段播出。据悉,中央电视台对郑启洋白蚁防治技术拿出如此时长和多个频道向全国推广,尚属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红河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1500亩,工程投资4个亿,白蚁危害996处,不能正常营业,郑启洋团队当时正在进行防治,央视记者闻讯赶赴现场进行拍摄,制作了《蚁战再起》,时长达55分钟。

    与此同时,全国多家媒体也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其中《中国日报》英文版以《白蚁终结者》为题,向海外读者介绍了他的白蚁防治专利技术。

    郑启洋作为一名老党员,受党教育多年,他致富不忘党恩,主动回馈社会,体现责任担当。2020年3月3日,正是全国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胜利的关键时刻,郑启洋和他爱人主动向当阳市委组织部缴纳特殊党费10万元,为抗疫斗争贡献了一份力量,受到党内外群众的高度赞扬。

                                                                                             (方旭、刘远伟、张祥荣)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奋斗有我,再立新功
下一篇:努力做好生态农牧业科普服务工作
 
 

Copyright © 2016 www.yclkx.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昌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6-4号 电话:0717-6226240 传真:0717-6226240 Email:958983417@qq.com
技术支持:金猪传媒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鄂ICP备16016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