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11日上午,宜昌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参观夷陵长江大桥斜拉索更换工程,学习桥梁专家周昌栋同志的先进事迹,庆祝2024年重阳节和老科技工作者日。
在夷陵长江大桥,老科技工作者们看到夷陵长江大桥236根斜拉索已全部更换完毕。斜拉索是夷陵长江大桥主要的受力构件,最长一根达200多米,承载力高达500多吨,更换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桥体安全稳定的影响不容小觑。据宜昌桥投公司负责人代明净介绍,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模拟计算,采取10多种工艺工法,反复比较更换方案,最终应用中塔从长索到短索、边塔从短索到长索的更换方式,将单根斜拉索的受力分散到其他斜拉索上面,最大程度减少了对桥体结构的安全影响。夷陵长江大桥作为全国首座单索面混凝土加劲梁三塔斜拉桥,此次斜拉索更换为全国的斜拉索更换积累了大量的成熟 经验。

宜昌桥投公司负责人代明净向老科技工作者介绍斜拉索更换情况
随后,市老科协会长李学良向老科技工作者们介绍了周昌栋同志 的先进事迹。周昌栋同志是宜昌市老科协副会长,离退休后谢绝南方某公司百万元高薪聘请,先后担任至喜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和伍家岗长江大桥技术总顾问。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周昌栋与时俱进,不断推行新技术,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他创造性地提出“两两连接、吊焊同步”施工方案,不仅大大节省了工期,还提高了吊装过程的安全度。这一科学创新方法,在悬索桥建设史上是第一次被使用,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1亿多元,为我国大型桥梁的技术发展贡献了“宜昌智慧”。 2020年12月17日,中国老科协六届八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周昌栋被评为全国老科协全国先进个人。今年,又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先进个人。听了周昌栋同志的先进事迹后,老科技工作者们纷纷表示要学习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勤学创新、攻坚克难的可贵担当,学习他不计名利、倾情奉献的崇高精神,不忘初心,踔厉奋进,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增添老科技工作者的力量。

周昌栋同志向老科技工作者介绍在斜拉索更换中采取的新技术
在502基地广场,老科技工作者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电吹管合奏《十送红军》、舞蹈《今夜无眠》、脱口秀《夸夸大国工匠周昌栋》、男女声对唱《我从三峡来》等让老科技工作者们渡过了一个愉快又有意义的节日。 
电吹管合奏《十送红军》 
舞蹈《今夜无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