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眼泉镇是宜都市西南部山区乡镇。近年来,镇老科协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老科协组织,成立了15人的镇老科协分会,下设教育、卫生、畜牧、农业4个科协小组。按照老科协会员条件每年动态更新会员队伍,目前已吸纳分会会员63人。镇老年科协充分尊重老年科技工作者,注重发挥老村医、老兽医、老教师(简称“三老”)的技术专长,激发“三老”干事创业积极性,在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一、围绕疫情防控,老村医献计出力。2020年我国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三十,人们沉浸在欢度春节的喜庆之中,镇卫生院的一个紧急电话,即刻将全镇11个村卫生室的村医师召集到卫生院开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严防死守新冠肺炎疫情,确保不感染、不传播。在11名村医师中,有7名是年过六旬的老村医,他们利用在村医岗位工作三十多年的经验和智慧,全身心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战役中。龙口子村老村医朱家法,时年65岁,主动放弃与在外工作儿女团聚的美好时光,义不容辞地承担全村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开展返乡人员登记及日间体温监测,主动背起喷雾器承担村委会阵地环境消毒,及时向镇卫生院汇报全镇村疫情防控情况。荷叶溪村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正月封村),本村四组先后发生了三起村民病故的丧事,为了防控疫情,年满66岁老村医林大福身先士卒,与村组干部一起携带喷雾器、防疫口罩、消毒液,第一时间赶到办理丧事的村民家中,除向家属表示哀悼外,及时对其居住的周边环境认真进行防疫消毒,并耐心细致地向村民宣传“不聚集、不聚餐、丧事简办”等疫情防控知识,让三起丧事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安葬,受到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仅疫情期间,有5名老村医,配合镇村组织及时完成了15起村民病故的丧事处理,让逝者入土为安,让孝者家人心存感激。居住荷叶溪村四组,八十岁退休药剂师老党员曹明震老人,人生经历过几次较大疫情发生,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向左邻右舍宣传疫情防控常识,介绍简易自制防疫药汤知识。而且,在疫情稍有控制的时刻,于2月4日上午,步行2公里山路,步履蹒跚近两个小时,向村委会一次捐现金2000元交纳特殊党费500元,支援疫情防控彰显一名老药医的博爱情怀,受到当地人们的广泛赞扬。
二、围绕脱贫致富,老兽医献计出力。去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关键之年,为了实现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老兽医们充分抓住生猪产销两旺行情高涨的需求市场,大力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养殖业,助力脱贫攻坚。家住鸡头山村三组现年64岁的老兽医陈发明“退休不退志,退岗不退责”,对兽医这一职业爱不释手,利用自己的过硬的兽医技术和诚信服务,在当地为村民认真开展生猪阉割、诊疗及饲料销售,直接为养猪大户进行签约服务,服务周边3个村,达500多养猪户,确保生猪治愈率达到98%以上,销售饲料40余吨,极大地提升了当地村民养猪的积极性,增加农户养猪经济收入。荷叶溪村五组老兽医袁志官年近七旬,热心种猪配种,自备两头种公猪,利用自己多年积累和种猪配种经验,常年为周边20余养猪大户开展配种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养猪业的发展,全村养猪大户达20家,年出栏8000余头,而且他家还自养能繁母猪两头,全家养猪及配种,实现年收入近10万元,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围绕文明创建,老教师献计出力。退休教师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忘教书育人职责,庙岗村五组退休老师毛文件,现年65岁,担任镇幼儿园校外辅导员,经常到幼儿园向少年儿童宣讲文明礼仪知识,培养少年儿童讲卫生、爱劳动、守纪律的好习惯;袁家榜村年近七旬老教师李至新、袁士启利用自己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受邀参加村史编写,不计个人得失,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广泛收集村史民情,常年累月地穿梭乡村农户中,专心致致地服务于村史编纂工作。响水洞村三组退休民办老师年近七旬张传斌为人正直,工作细心,被村民民主推选,担任村民小组组长,担任组长三年以来,视村民为亲人,把组长当作崇高的职业,从难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先后处理化解了村内的一些扯皮拉筋的烦心事,在乡村振兴中坚持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大力倡导乡风文明和“五美”文化,在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秸秆禁烧,扶贫济残等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深得村民爱戴,2020年被镇党委、镇政府表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五眼泉镇老科协 刘绍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