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些既对老科协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课题,也为老科协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前景。抓住机遇,突出重点,不断创新和拓展老科协工作,在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中发挥积极作用,才能促进老科协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立“五型社团”,坚持老科协事业健康发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挥老年科技人员的作用。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以中办发〔1986〕32号文下发了《关于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为中国老科协题词“团结广大退离休科技工作者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再做贡献。”2005年中央又以中办发〔2005〕9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促进了老科协的建设和发展。各级老科协发展的实践证明,继续发挥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号,《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引领中国改革全面深化的纲领,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掀起了中国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新篇章。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为国家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地位及相应的社会行为。《决定》指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老科协是科技类的社会团体,这为老科协参与社会管理、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指明了方向,也为老科协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老科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老科协是个新的事业,创新是老科协事业发展的动力。围绕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老科协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谋规划,求发展,探索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老科协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科学性和连续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宜昌市老科协在认真回顾总结20多年来的经验的基础上,编辑了《金秋创辉煌》一书,全面反应了我们创建学习型、智囊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的社会团体的历程,我们始终把创建“五型”社团作为健康发展的基本目标。以增强对老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增强社会影响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发挥优势,体现特色,量力而为,注重实效”为基本原则,在调动老科技工作者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坚持以发挥技术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在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分别被市民政局授予4A级社团、市科协系统授予4星级社团。涌现了一批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老科技工作者。 “棉花奶奶”李文英扎根基层20多年,服务农民,被中央领导誉为“农民义工”,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称号,被湖北省老科协授予“老科技工作者楷模”,被评为湖北省老有所为科技贡献一等奖,被誉为“农业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近几年,先后有2人荣获中国老科协授予的“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中国老年创新发明交流会上一项发明获优秀奖; 18人获湖北省老有所为科技贡献奖,两篇科普作品被评为宜昌市优秀原创科普作品“春笋奖”。
二、发挥“五个作用”,实现老科协事业持续发展
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是党领导下的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党和政府联系老年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发展科技、经济和社会重要力量。老科协聚集了一批各类技术专家,管理行家和热心科技事业的领导,他们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广泛的群众基础,扎实的工作作风。老科协组织具有技术性、群众性、老年性、多学科和持续性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职能和优势。宜昌市老科协注重发挥老科协的平台展示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参谋建议作用,信息引导作用和持续推动作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强老科协的社会影响力,实现了老科协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展现老科协的“五性”,较好地发挥“五个作用”,长期以来,宜昌市老科协把开展“我为宜昌发展献一计”的活动作为发挥优势的重要任务,围绕把宜昌建成现代化特大城市中需要引起重视的有关问题为选题,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群体研讨献策,利用老科协具有多学科人才的特点,发挥人才荟萃的群体智力优势,实行四个结合:老年科技工作者与在职科技人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与管理工作者,领导与科技工作者相结合,不仅可以整合社会资源,从前瞻性、政策性、技术性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发挥群体智力优势,进而增强建言献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近五年提出了37份专题报告、建议和实施方案。其中,为宜昌社会发展的建议12篇,为发展特色产业的9篇,为指导科学生产、健康生活献策的10篇。其中有4篇建议、报告分别被市领导签署了意见。3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思想库优秀决策成果奖;5项建议被湖北省老科协评为优秀决策建议奖。 10篇建议在宜昌市科协主办的《宜昌市科技人员为宜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上刊载。1篇被中国老科协采用。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市老科协把这些建议、报告连同中央、省市关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文件和老科协活动掠影、先进单位和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的事迹,编辑成《我为宜昌发展献一计》一书。广泛宣传,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有力的推进了老科协事业的发展。
三、践行“五个服务”,推动老科协事业创新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运昌则科技兴,科技兴则国力强。多年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发挥老科协的优势普及科技知识、繁荣学术交流服务,科技人才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老科协职能才有保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高效服务,做好老科协工作才有力量源泉;只有坚持开拓创新,协作共进,老科协事业才有活力;只有坚持强化自身,有为才能有位,提高老科协的地位作用,增强老科协的生命力,活动力才有重要支撑。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践行“五个服务”(科普服务,技术培训服务,技术咨询服务,技术信息服务,技术推广服务),是推进老科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第一,在城区注重创建科普工作亮点。科普的魅力在于激励民众的科学志趣,普及适合民众需要的科技知识才能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市老科协组织了由15人组成的专家讲师团,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了“科普进社区“、”健康进家庭“、“科普进校园”的活动,采用“菜单式”的服务等新形式,先后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到52个社区为成千上万的居民讲授了养生健康、心理健康、疾病防治、环境保护、低碳生活、食品安全、家庭养花等知识,引导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第二,在农村注重创办技术服务推广的联系点。科技服务联系点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的重要阵地,办好技术服务联系点有利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发挥技术辐射效应。宜昌市老科协确定了10个不同类型的科技服务联系点。这些联系点大都是贫困山区、老区和移民区。涵盖了柑橘、茶叶、核桃、板栗、魔芋、油茶和其他作物,我们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服务农民、农业、农村。如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村、建东村、仙女坪村等地柑橘、茶叶、核桃示范园是省、市、县三级老科协联办的科技服务联系点。经过多年的技术扶持,使该地实现了总产量超历史,总收入超历史,户均收入超历史,人均收入超历史的好水平。湖北省老科协服务“三农”还在秭归县召开了现场会。
第三,在企业注重寻找结合点。科技与经济结合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社会组织要和企业结合才有生存力、生命力,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动力。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结合的关键是找准项目,引进人才,组织实施。如市老科协在秀水天香茶叶有限公司挂牌,建立了老科协咨询培训基地,经常请领导视察,专家现场指导持久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推动,市场拉动,企业作为,企业年年有变化。先后获得湖北著名商标,湖北名牌产品,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省文明诚信民营企业的殊荣,还被评为湖北省示范合作社,宜昌市十佳专业合作社。
四、把握“五个抓手”,促进老科协事业协调发展
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宜昌市老科协认真把握“五个抓手”,促进全市老科协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章程办会。建设法制中国必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治、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老科协作为社会组织,按照法治理念,不断完善、修改《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章程》,制定一些专项制度。一切组织和行为都按章程规定办理,实行了按章办会。
二是开放办会。老科协组织要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跟上去争取各级、各方的领导和指导,要贴上去,主动找政府财政、民政、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和扶持,,要走出去,积极学习、考察、交流有关地方、有关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不断丰富自己,壮大自身,开放促发展。
三是协作办会。老科协组织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科技性,老年性。市老科协不断加强与市老干部局,老年委办公室的沟通,加强与科技局、科协的合作,努力做到“三老同行”,“三科联动”,团结协作,调动老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保护老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践行“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逐步使老科协工作上新台阶。如老科协与有关部门共同实施“银铃行动”、“金桥工程”、“科普之春”、科技活动月、科普活动周、会员活动日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老科协的社会影响力。
四是民主办会。社团组织的共性是群众性,需要社团组织要有民主、民生、民信、民权意识。为调动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畅通渠道,把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专题办公会落到实处。其次,采用多种形式组织会员和团体会员单位交流访谈,集思广益强化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主题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五是和谐办会。老科协应该是“老科技工作者之家”。要不断增强其凝聚力。我们经常组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使老科技工作者政治上不落后,业务上不陈旧,工作上不停步,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提供项目、资金、交通等条件支持逐使工作出成绩,出成果,出效益。我们还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同时还为为老科技工作者申报、评定技术职称,申报、实施科技项目等方面大力支持,使老科技工作者健康、快乐、幸福。近20年,宜昌市老科协先后申报评定高级技术职称93人,宣传了90多位老科技工作者的的先进事迹,100多人受到市级表彰,38人受到省级表彰,5人受到国家级表彰。
当前,老科协事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加大科技服务的力度,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要进一步开展科普活动,创新科普宣传形式,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要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发挥老科协工作者的聪明才智,推进科学发展;要不断加强老科协的组织建设,延伸服务领域,增强老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立足新形势,按照新要求,制定新举措,不断推动老科协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创老科协事业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