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老科协1992年3月成立,至今已走过了30个多春秋。我们第六届理事会,组织带领全市老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史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拾遗补缺,不断展现新作为。关心支持老科协工作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取得显著成绩,得到了市委政府和上级老科协组织高度肯定。五年来,共获得宜都市委办政府办“四下乡”先进单位,宜昌市老科协先进单位,湖北省老科协、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争取党委政府重视 努力营造老科协工作好氛围 这些年来,我们老科协一班人不断探索,努力工作,结合自身实际,组织老科技工作者积极作为,做到向市委政府勤回报,与有关部门勤沟通,老科协工作得了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逐步形成了尊重、爱护、激励老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1.市委高度重视,班子建设到位。宜都市委严格按照中组发[2014]11号文件精神和各级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在社团兼职相关规定,及时提名选派老科协班子负责人,推荐技术专家充实老科协领导班子,确保老科协班子年龄结构更加合理、专业技术结构更加优化。为做好老科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2.政府高度重视,经费保障到位。市政府每年拨给老科协6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重大活动临时报批。去年市政府又将陆城江家大堰39号二层办公楼全部划归老科协使用管理,使用面积达到480平方米,办公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3.部门高度重视,协调配合到位。市委组织部将老科技工作者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范畴;市科协关心、支持、配合老科协工作,主动为老科协提供服务和资金支持;市直部门农业,交运,文化,教育,财政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主动过问老科协分会工作,组织保障到位。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科协工作,把组织建设,人员安排,工作经费都纳入议事日程。老科协组织的一些重大活动,乡镇处党政一把首亲历亲为。陆城党工委书记李先宁在我们组织的健康生活方式科普试点启动仪式会上,亲自动员部署,带头示范并号召全处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实践活动;五眼泉镇党委书记龚华和分管领导,凡是老科协活动都积极支持配合。
二、强化组织建设 着力打造一支乐于奉献的好队伍 加强组织建设,带好一支队伍,是做好老科协工作的基础。按照“巩固乡镇处一级,完善市直部门一级,拓展社区和村一级”总体思路,将老科协组织不断加强,队伍日益 壮大。目前,在全市10个乡镇,市直7大主管局先后建立了老科协组织,会员1010人。 1、巩固提高乡镇一级。老科协自成立以来,我们在各乡镇成立了老科协分会组织,分会会长由经验丰富,影响力强的在职的老同志担任,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班子成员,确保老科协工作有人抓、有人负责,并经常开展活动。 近几年,五眼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科协工作,在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老农技、老教师、老村医、老兽医“四老”作用,制度健全,班子有力,活动经常,成效显著。2022年3月10日,市老科协在五眼泉镇召开了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推广五眼泉镇老科协分会的经验,会后,各分会积极行动,键全组织,完善制度,充实队伍,使宜都市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更加巩固,更加完善,更加规范。 2、不断完善市直部门一级。市直部门是老科技工作者相对集中的地方,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市直分会建设的同时,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和科普宣传需求,网络市直分会专业技术人员和部分基层技术人员共50多人,组建了柑橘、茶叶、粮油果蔬、健康生活方式四个专家组,一个报告团。并在理事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使老科协有了一支更加精干的队伍。 3、切实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认真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定期通报宜都市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总结树立典型,宣传老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不断增强增强了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入会志愿,退会自由的原则,对退休的科技人员及时沟通,动员加入组织,为伤失活动能力老同志及时办理退会手续,以保队伍的稳定和活力。
三、立足“两个实际” 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 我们紧密结合两个实际,即科技人员实际、社会需求实际,精准切入,精心服务,为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提供广阔的舞台。 1.围绕产业搭建平台。 柑橘专家组围绕建设全国最大桔瓣罐头优质原料出口基地这一目标,从降低柑橘农药残留入手,为桔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经过五年努力,基地面积达到5.5万亩,农残合格率由40%提高到98%。产品用户由一家发展到十余家,均价由五年前0.2元每斤提高到去年的1.33元每斤,桔农收入大幅提升。茶叶专家组围绕茶叶品质提升,针对品种、品质、品牌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提供技术指导,为建设优质、高效茶叶基地作出了贡献。开展宜红茶史调查,编辑出版了《宜红茶史料选辑》。2023年, 新成立的粮油蔬果专家组,极积向全市的粮油蔬果生产企业推荐,目前十一名成员与五家企业签定了技术服务合同。 2.围绕科学技术普及搭建平台。2018年3月,老科协筹备组建了《宜都市老科协科普报告团》,经推荐、自荐落实科普报告团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共20人,拟定了26个课题,涉及农业、卫生、文化、教育、法律、交通等十多个门类。科普报告团成员,访企业、下农村、到社区、进学校,传播科学知识,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2022年,为推动健康宜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科普知识为重点, 制定三年科普工作方案,编撰课件,启动试点,已为试点单位培训义务宣传员160人,目前,已在试点单位宣讲20余场次,受众3000多人。计划明年下半年,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开。 3.围绕政策宣传搭建平台。以文化分会为依托,组建“荣耀宣讲团”,已年过古稀的文化分会会长徐荣耀,带领他的团队,利用故事,楠管,文艺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时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到位机关学校,工厂农村,社区街道,送到群众心中,被群众誊为“故事乡长”。 4.围绕建言献策搭平台。为了更好履行老科协建言献策这一重要职责,编办有决策参考专刊,每年至少选择一个课题,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老科技工作者和基层意见和建议,形成书面报告。用《决策参考》报送市党政领导参阅。五年来,共向市委政府提交书面报告7篇,都得到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采纳。今年我们进一步创新建言形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市委政府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建言献策。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使老科技工作者深受鼓我国舞。
四、注重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老科协工作健康发展的好机制 我们按照老科协章程规定,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老科协工作整体上质量、上水平,逐步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先后建立了学习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科技人员奖励制度、老科技工作者活动日制度、财务制度、接待制度和文书档案制度等,以保障协会工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行。 一是学习制度。我们做到了凡是中央重大决定、重要时讯,各级重要文件,会长会必须先学,并要求常务理事、理事及时学,通过老科协内网及时发送学习要点,使老同志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统一思想,跟上时代步伐。 二是工作制度。我们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每年的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一年坚持办成一两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三是奖励制度。争取市委组织部将老科技工作纳入市级创新奖励体系,定期对有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市老科协制定了最美老科技工作者,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2022年市老科协开展了至下而上的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了10个先进单位,30名最美老科技工作者,10名老科协工作先进个人,为全市老科技工作树立了标杆。 四是老科技工作者活动日制度。每年坚持在九九重阳节前,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开展活动。连续六年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深入乡镇实地参观、听取乡镇领导介绍、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累计参加活动人数达四百多人次。各分会也建立了会员活动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至两次活动。 近年来,在宜都市委的领导下,上级老科协的指导下,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社会各界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努力前行,虚心学习各地先进经验,不断推动我市老科协工作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