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我们老科协和老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寄予了新希望,也意味着我们老科协的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迎接新时代,就要有新作为、新贡献,才能引领新时代,无愧新时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年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两大目标,进一步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迎接新时代,再做新贡献。
一、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老科协工作的首要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影响的大会。今年,我们要结合老科协工作的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市有关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继续抓好国家“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的意见》、《中国老科协事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贯彻,发挥党和政府联系老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理清老科协的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努力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全市老科协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信心,克服困难,坚持老科协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自觉做到服务于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
二、深入贯彻《中国老科协事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创新发展老科协服务品牌。中国老科协在《中国老科协事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提出要打造老科协“五老工作品牌”,其中一老就是“老科协智库”。多年来,我市老科协坚持围绕全市科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开展“我为宜昌献一计”的建言献策活动,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指导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咨询建议。今年我们要继续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民间智库的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服务“三农”工作的好建议,生态发展的好点子,切实使调研成果和所建之言、所献之策助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同时,要组建老专家团队,优化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宣传方面的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传授科普知识,为农业生产和社区居民生活提供技术、科学知识服务。
三、继续加大“双创”活动的力度,做好服务“三农”和科技助农工作。近年来,我们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年我们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组织老科技人员帮助贫困家庭送点子、送技术、送服务,为扶贫对象提供信息支持、智力支持;组织文艺工作者送戏下乡,为农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组织医务工作者送医送药下乡,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过去我们在服务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为柑橘、茶叶、核桃等产业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今年要继续组织市县两级农业老专家,在服务特色农业方面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在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授新技术。组织专家经常性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地调查研究,继续办好柑橘、茶叶、核桃等联系点。除继续为湖北文龙景观公园有限公司、宜昌卫民园林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车溪人家御园禅茶文化体验园、湖北秀水天香茶业有限公司和秭源公司核桃种植加工基地提供技术等服务外,还要帮助广大的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养殖专业户掌握科学技术,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为农业生产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排忧解难。
四、发展创新老科协事业,努力建设好老科技工作者的温馨之家。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召开宜昌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为发展我市老科协事业奠定更好的组织条件。下一届理事的结构要力争涉及科技门类大一点,平均年龄年轻一点,理事人数多一点。特别要注意团体理事入会。希望各县市老科协、各分会认真总结五年来做好老科协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今后老科协工作的建议,拿出真知灼见,共同谋划换届大计。做到思想有新转变,服务有新措施,工作有新突破。大力壮大全市老科协的工作实力和资源,更好地动员老科技工作者,服务老科技工作者,为发展老科协事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发展要有新理念,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我们毕生的才华奉献出来,各展所长,戮力同心,为把宜昌市建设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再创新业绩,再做新贡献!
(宜昌市老科协理事长 王少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