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宜昌市老科协围绕乡镇老科协组织建设,老技协在助力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等问题到宜都市进行调研,先后听取宜都市老科协、枝城镇老科协工作汇报,到姚家店镇油榨坪村、枝城镇黎坪村和架锅山村实地考察柑橘、茶叶和菊花基地,参观美丽乡村建设,感到宜都市老科协近年来工作亮点纷呈、成绩显著,乡镇老科协机构健全、工作积极主动,年年有新举措、年年有新动作、年年有新经验、年年有新成果,为宜都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一、党委政府关心重视老科协工作,老科协基层组织实现全覆盖。全市10个乡镇(处),全部建立了老科协分会,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一名副职负责老科协的指导工作,由退休的或即将退休的有经验的老科技工作者负责老科协的具体活动,有效的组织退休老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发挥余热。全市形成了“一体化”工作网络,达到了“四有”标准(有班子、有房子、有经费、有活动)。五眼泉镇、高坝洲镇老科协重视和加强村级、社区老科协组织建设,成立了村、社区老科协工作站。松木坪镇老科协在对协会理事、会员调整中,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同时在10个村都成立科技服务小组。建立健全村级老科协组织,把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科技能人、土专家吸收到村老科协组织中来。老科技工作者作为技术顾问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二、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宜都市老科协经过调研分析,认为柑橘、茶叶是宜都市农业的两大主导产业,是农民生存、增收的途径。为助力全市柑橘、茶叶两大产业发展,成立了柑橘、茶叶两个专家组。
柑橘专家组由高级农艺师、村技术员、柑橘技术服务队负责人、柑橘经销合作社经理、渔洋河生态农场主、丰岛采购部主任、京东宜都经理、宏宇果业经理等11人组成,老科协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柑橘专家杨承清任组长。先后到马王山精品宜都蜜柑基地、南桥村纽荷尔脐橙基地、魏家垴柑橘精品园和宜都蜜柑联合社设施园考察,建议对纽荷尔脐橙、爱媛38、金秋砂糖橘开展引进示范和适应性研究,加大扶持力度建立脱毒苗木基地;开展“手把手”培训方式,在柑橘栽培过程中由专家从头到尾带出来新一代的“技术老手”;大力发展农残达标的加工柑橘原料基地,确保精深加工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技术服务、加强农药管控、加强苗木检疫。
茶叶专家组由老科协副会长、高级农艺师章远大任组长、在职高级农艺师曹绪勇任副组长,成员由宜红茶厂等四大茶厂厂长共六人组成。宜都市老科协从2019年开始,在古水坪村建10至50亩试验田,对茶产业急需提高提升的茶叶三品(品种、品质、品牌)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力争通过二至三年努力,形成成果,为全市茶叶发展提供可行的经验。
组建科普报告团,2018年经推荐、自荐落实科普报告团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共20人,拟定26个课题,访企业、下农村、到社区、进学校,传播科学知识。如故事专家徐荣耀,法律专家史泰川、汤永坤,教育专家李开明、张海德,柑桔专家杨承清,茶叶专家曹绪勇,蔬菜专家吴泽玉等积极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示范点、联系户、种养户,开展实用技术宣讲、核心价值观、法律知识宣讲、网吧义务监督、扶贫助学、文明创建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受众达16140人次。
三、办好科技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选择姚家店镇油榨坪村3组18户柑农为柑橘提质增效示范点,送肥、送药、送诱蝇球,请宜昌市柑橘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张大萍现场培训,传授柑橘科学种植技术,到橘园诊断,教柑农识别病虫害方法,开方配药、看树施肥、亲手示范修剪,传授实用技术。全年柑橘产量由20多万公斤增长到58万公斤,增收近一倍,受到柑农欢迎,纷纷要求加入示范点。巩固菊花种植基地、核桃示范基地成果。
宜都市一品园菊花专业合作社菊花种植联系点,经三年试验,品种以发展“金丝皇菊”为主,成品加工以“胎菊花”为主,今年又引进金丝皇菊种苗2000株,引进皇冠、威龙等3个紫花苜蓿种子20公斤,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潘家湾宜都市群峰核桃专业合作社引进核桃“秭林一号”新品种,经过四年的栽培管理,今年将开始挂果。
宜昌市老科协调研组
|